<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宁波市江北区聚焦四大关键领域推进垃圾分类做细做深


        发布时间: 2023-03-02 15:2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宁波市江北区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为目标,聚焦“小事件大民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71个、示范片区8个、市级分类示范小区146个,示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现“2个100%”全覆盖。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71个、示范片区8个、市级分类示范小区146个,示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现“2个100%”全覆盖。

        抓牢制度建设主心骨,统筹管理,压实主体责任

        一是管理责任制度再细化。强化区、街镇、社区三级督查体系,加强总体部署,落实属地推进。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制,区分类办按季下发指导工作意见,总结梳理工作要求和计划,进一步全方位压实各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完善“区对街(镇)、街(镇)对社区、社区对小区(物业)”层级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居住小区管理责任人工作职责,普遍建立分类责任人(区)管理制度,对各类投放容器、宣传设施及点位环境做好常态化管理。

        二是层级考核全面落实。从源头分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放环境、投放人性化管理、“锁绿开黑”等方面进行细化打分,定期公布区级“四色榜单”,在区级媒体平台评优亮差。日常检查围绕“街镇行业自查”“区级抽查”“交叉检查”等多样化手段,落实“日检查、日督办、月小结”,实现居住小区及行业检查全覆盖,形成区级监管闭环。

        三是评价方式创新优化。依托省级高标准、市级示范小区探索“分类星级小区”评价机制,分层分级对不同类别小区在基础要求之上探索多样评价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分类特色工作要求,围绕源头减量、限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作主题,形成与区分类办双指导双监督工作模式,各行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评价共性工作要求,提升分类成效。

        立足源头分类主阵地,以人为本,聚焦关键领域

        一是全力破解静态问题。全面开放周末和节假日午间投放时间,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误时投放点和探索“流动收运+督导”投放模式,今年以来不断倡导投放便民化,全面落实投放点自主破袋投放,配置破袋器、洗手设备、雨棚等便民设备,促进源头提质增效。完成对全区分类投放容器开展排摸,对桶体破损、桶盖缺失、污渍严重等投放容器进行全面更新更换,已累计采购更换3072个垃圾桶。全面压实物业管理责任人制度,推行净桶工作常态化,确保桶体干净无污渍,各类投放点周边整洁。高质量推进“两点一房”工作,综合考虑硬件设施条件,加强对分类环境的日常管理。全区各街道、镇详细摸排各小区改造需求底数,结合相关小区旧改进程及世行二期全品类智能箱体建设实际,合理制定具体点位改造计划,将“两点一房”改造与周边环境建筑相协调,打造“一点一景”,因地制宜谋划点位硬件设施提升和使用功能的统筹转化,设施更为科学化、人性化,累计建设垃圾投放点426个、归集点151个,垃圾房更新改造94个,推动小区归集点合理化设置,整治率达76%。

        二是聚焦长效监管问题。做好管执联动,推动执法监管效能提升。聚焦分类主体责任,明确厘清街道(镇)、物业管理小区、无物业小区、垃圾投放居民等各方主体法律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聚焦源头分类水平提升,强化形成以法治为基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执联动工作体系,开展垃圾分类执法进小区专项行动,开展3轮全覆盖执法检查,主要聚焦居住小区分类投放个人源头分类情况、小区垃圾包及静态硬件设施管理等问题,同步延伸至小区周边沿街店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执法监督检查。2022年共出动执法检查9069人次、教育劝导3840次,书面整改66件,作出处罚数515件,罚款97320元整。

        三是强化行业协同管理。“管行业管分类、谁主管谁负责”是江北区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首要原则,全区以分类办为核心,主管单位为抓手,形成了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双指导双监督模式,有效推动《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及禁限塑工作落地实施取得实效。结合“无废城市”“无废城镇”创建工作,将“大分类”理念贯彻落实至各行业主管部门,坚持条块联动融合,创新打造党政机关“互查小分队”按照区块促进工作监督和交流;宾馆(酒店)“十小件”管控落地,全区所有星花级饭店客房已全面撤销一次性消费品提供;推进农贸市场垃圾源头减量,22家农贸市场推广使用“淀粉基可降解袋”。

        打通收运体系主动脉,智慧管理,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积极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打造“一类一车”、“定时定点”收运模式。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今年计划实施渗滤液就地处理终端除臭项目,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目前已完成土建基础,准备进场施工。目前,全区通过“集中转运为主、分散转运为辅、直运为补充”形式运送至市级末端处置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区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二是做好智慧回收网点落地。通过“人工回收站”、“智能回收站”、“人工+智能综合回收站“以及流动“物流回收点”等方式打造区域“搭把手”智能回收体系,建成区域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目前共有337台设备落地居住小区、农村、学校、商圈、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地,一定程度满足市民就近投放可回收物需求。

        三是完善装修(大件)、建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推进江北区装修(大件)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明确全区装修(大件)垃圾物业、社区主体责任,以街道(镇)为单位,建立“小区-车队-处置点”对应关系,细化收运车队、资源化利用中心、中转站职责,做到应收尽收,全面建成全程闭环管理体系。我区已布局4个资源化利用点,年处置能力约200万吨,处置、拆迁装修(大件)垃圾30万吨,“建筑垃圾一键清运平台”已借助“搭把手”平台实现微信小程序上线。同步以环保督查相关要求为标准,开展大排查大整改,遏制非正规建筑垃圾处置点、堆放点新增,全力营造宜居环境

        唱响全民参与主旋律,扩面提质,推动共治共享

        一是全员学习常态化,培训层级制。全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层级培训制度,区分类办对各街道(镇)、行业牵头单位组织生活垃圾专项培训会和专题知识讲座,依托宁波垃圾分类学院完成在职在编干部线上生活垃圾分类考试培训,以分类知识问答、分类趣味转盘、线上分类考试等多形式丰富垃圾分类常态化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结合21日有害垃圾兑换活动,发放分类知识手册,各社区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累计开展场次达176场,集中培训人次达12.7万人。

        二是丰富分类宣教活动,提升趣味性。创新宣教载体,利用线上直播形式开展《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一周年专题互动宣贯;区城管义工借用“万人千课”席地而坐公益电影放映前夕开展垃圾分类“十分钟小课堂”,对市民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围绕“资源循环”开展旧物回收、循环集市等主题活动;配合打造全市首家循环超市。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发布新闻260余篇。

        三是优化科普研学,扩大覆盖面。同步加深与区教育局行业部门联系,抓牢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深入分类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实践教育。结合各校特点将环保知识、保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让学生从“零碎敲打式学习”向“整体修习式学习”转变。(宁波市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